< 上一篇 | 下一篇 > |
10.4 km | 00:56:48 | 05:28/km 日期: 2015-01-06 18:59 - 地點: 被樹葉追著跑的後院 - 天氣: 160似乎是最適合我慢跑的心跳 - 平均心率: 161 - 卡路里: 672 Cal - 溫度: 17°C - 濕度: 90% Pace: 05'40" / 05'27" / 05'28" / 05'26" / 05'22" / 05'28" / 05'28" / 05'28" / 05'29" / 05'28" / 05'42" /
這是2014.03在 Mizuno 做的2D足測。
從足底形狀可以看出,我的右足中間狹窄,是正常的足弓;
左足中間足印較寬,被判定為低足弓 (扁平足)。
因此我應該選支撐型,而非緩衝型的鞋子。
而且我楦頭較寬,應該穿寬楦的鞋子。
當場我立刻買了 Mizuno Inspire,這是 Mizuno 最暢銷的支撐型、寬楦跑鞋。
2014年我所有的征戰,都是靠這雙跑鞋。 · 留言 · 留言 下面兩張照片跟Mizuno足測類似,看起來我的右足正常,左足是低足弓;
但從上面3D的圖來看,我竟然不是低足弓,而是正常足弓!
測試員解釋,足弓不是看外表的皮膚,而是看骨頭的高度。
她們做的足測是找到我的足弓骨頭的最突點去測的。
那為什麼我的足印看起來像低足弓?
原來是我左足底的肉比較厚 (就是油多啦)
所以左足印看起來中間部份比較寬
所以我以前可能都誤解自己是低足弓了。 這是最讓我驚訝的一張照片,是從我在跑步機上跑步的影片截圖下來的。
可以看出我的足部落地時,內側都是懸空。
也就是說足外側先落低,然後才足內側落地。
兩足都是同樣的情況。
用術語來說,就是 "內旋不足"。
但我跑了那麼久,從來不覺得自己足內側懸空啊?
測試員解釋,因為我長期穿支撐型跑鞋。
支撐型是針對低足弓設計的,會把足內側加硬加厚,就是抬高的意思。
所以長期下來,我的腳落地時足內側就會變高 (懸空),而我卻不自覺。
如果長期如此,我可能大腿小腿的外側容易痠痛。(目前我不會)
所以,我不應該再穿支撐型,而應該改穿緩衝型的跑鞋。
這個結論讓我驚訝到說不出話來。 紅色部份是我落地時的位置。
可以明顯看出我是前腳掌落地。
但測試員提醒我,大部份前腳掌落地的人,
雖由前腳掌先著地,但仍以全部腳掌支撐。
我的跑法幾乎只靠前腳掌支撐,而沒用到後面部份。
這樣很可能造成一種剎車作用,變成每一步都在剎車。
這也可能造成我容易起水泡及黑趾甲。
這個結論道破了我長期的問題。
我跑的時候,的確一直覺得在剎車,
水泡及黑腳趾也困擾了我許久。 今天跑起來有氣無力的,怪了。
1月累積里程 : 133.34 km MIZUNO INSPIRE 10 #28.5 2E 橘 J1GC144410 累積 : 760.6 km TCX 上傳 | 10 years ago · 留言
|